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29日报道,中国倡导加强协调,以提升人工智能(AI)的包容性,让更多国家和民众从中受益。
报道称,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工智能安全问题仍是一大担忧。它们对这一技术的发展方向几乎没有掌控权和话语权。
目前,美国凭借其在人工智能开发所需的先进芯片领域的优势,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其“美国优先”政策还推动向主要盟友及经济伙伴出口完整的人工智能技术。
考虑到华盛顿对人工智能的态度,预计硅谷科技巨头不会迁就发展中经济体的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提出自身的人工智能方案,相比美国方案而言,中国方案更经济实惠、更具包容性。同时,中国还与其他国家合作维护安全、共享成果、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合作体系。
报道指出,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对多数发展中经济体是有利的,包括全球南方国家以及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亚欧非国家。
6月在曼谷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全球论坛上,发展中国家代表表达了对被排除在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之外的担忧。
一位来自非洲的代表在会上半开玩笑地说,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问题是“我国根本没有人工智能”。
据报道,对世界多数经济体而言,美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推行的策略是“要么按我的方式行事,要么离开”。
与之相反,中国的政策提供了更经济实惠的系统、更具包容性的技术发展路径,以及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商人工智能治理的权利。(编译/杨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