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国简报》7月7日文章,原题:探索中国的清真食品市场,外国投资者面临的机遇和合规要求 随着国内消费趋势转变以及中国推行乡村振兴和民族融合政策,清真食品行业正变得尤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本土食品安全和社会凝聚力,还成为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得益彰的潜在出口行业。
例如,中国鼓励宁夏和新疆等地区发展具有本土和国际影响力的清真食品产业。宁夏等地正在建设清真食品工业园并积极参加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等贸易促进活动,为进入中国内陆消费市场并与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国的贸易提供切入点。
中国清真食品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有关报告称,2025年中国清真食品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8%。庞大的人口和快速增长的收入推动了这种增长。中国多地已将清真食品行业确定为战略产业之一,这体现在推出一系列促进国内清真食品产业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政策措施中。其中包括为清真食品认证和设施升级提供支持、投资兴建“清真食品产业园”、推出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相一致的便利化举措等。
中国也依赖进口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清真食品需求,从而为外国出口商提供显而易见的商机。对外国投资者来说,中国清真食品市场既是机遇也充满复杂性。各地监管环境和认证方式不同给生产商和出口商带来合规挑战。
中国的清真食品行业也受益于旅游和酒店服务行业的迅猛增长。在上海、北京、西安和广州等城市,获得清真认证的餐馆和食品店数量与日俱增。将此类服务纳入共建“一带一路”旅游合作的举措进一步推动了该趋势,包括专门开展吸引东南亚和中东游客的活动。
中国举办的清真食品博览会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网络和交易平台。其中,宁夏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的参展商,促成各方签署了数十亿元的清真食品协议。这一盛会是寻求对华合作的中东供应商在中国参加的最重要活动之一。共建“一带一路”物流通道正降低清真食品贸易门槛,中国已成为向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国出口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国家。(作者朱莉娅·因特莱斯,崔晓冬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