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论坛报》7月21日文章,原题:我在中国看到了什么 “韬光养晦”是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外交策略。正是因为如此,当中国经历重大变革时,外界几乎一无所知。在本世纪之交,中国超越了其他发达国家,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科技和军事装备等其他领域的发展,中国正在向世界开放。
上周,应中方邀请,我前往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参加一场关于文化交流的部长级对话,并亲身感受中国令人瞩目的变革。这是我自2017年以来第三次访问中国。每次来到这个国家,我都会学到新东西。一个明显变化是,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在学习英语。几年前,这还是一个主要障碍。事实上,北京在很多方面看起来比许多西方城市更现代化。
中国广袤的国土面积令人惊叹:与巴基斯坦接壤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几乎是我们国家的两倍。许多外国人想知道,中国的发展是否仅限于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在这次旅行中,我有机会参观了陕西省延安和西安。
就在十年前,延安的一部分农村人口还生活在贫困之中。但如今,我看到的是惊人的进步。我们参观了一个曾经难以维持生计的山顶村庄。该地区种植苹果,但传统的种植方式意味着农民收入微薄。政府促成了村民与私营企业的合作,引入了现代农业技术。如今,世界上每7个苹果中就有一个产自陕西,而延安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
延安人生活的变化十分明显。就在十年前还在为温饱发愁的家庭,如今已拥有了房子和汽车。但这只是中国更广泛变革的冰山一角。我们参观了一家机器人制造公司和一家高速列车工厂。中国已经开通了时速350公里的京沪高铁。本月,中国推出了一款时速可达600公里的列车,并且正在对一款时速可达1000公里的列车进行测试。
从我的所见所闻来看,中国不再仅仅是默默积蓄力量,而是充满自信地登上世界舞台。如今,几乎毫无疑问,中国正朝着成为世界下一个超级大国的方向迈进。(作者卡姆兰·优素福,王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