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班牙《趣味》月刊网站10月2日报道,从某些神秘疗法到所谓的量子疗愈,最复杂的物理学理论竟成了兜售神奇药物的噱头。这就是有关量子的“一派胡言”的运作方式。
传说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一世因不堪当时数学的复杂性,曾向著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询问:除了通过缓慢研读巨著《几何原本》之外,是否存在更简便的几何学习途径。欧几里得带着几分同情回答道:“几何学没有捷径可走。”尽管这个故事可能是杜撰的,却生动揭示了一个现实:我们总渴望找到不费吹灰之力达到目标的捷径。
这种捷径的追求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都能看到,例如我们希望不改变饮食习惯或不坚持锻炼就能减肥。然而,这种倾向也可能导致某些人利用我们的脆弱心理牟利。例如,有人兜售疾病的“神奇疗法”,承诺提供轻松快捷的解决方案,而非基于科学证据、可能漫长甚至痛苦的常规医疗手段。
在虚假承诺和毫无根据的疗法泛滥的背景下,伪科学的支持者运用语言策略,使其主张显得比实际更具可信度和科学性。通过精心混用科学术语与修辞技巧,他们成功营造出合法性的假象,足以欺骗那些不熟悉科学方法或相关学科具体细节的人群。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常规认知退居幕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看似由宇宙在爆发时随心所欲制定规则的场景。
这里正是所谓的“量子胡言”的温床,这个术语描述了对量子原理的误用与曲解,其最危险的表现可能出现在健康与精神福祉领域。
互联网和市场充斥着各种标榜“量子”“量子能量”“量子振荡”等花哨名号的饰品、手链或矿石,被吹捧为改善健康或提升生活质量的灵丹妙药。但现实是这些都是骗局。电影、漫画和书籍中对量子力学的呈现方式也良莠不齐。内容创作者常常将量子物理作为叙事工具,用来解释无法解释的现象,或为故事增添神秘感和复杂性。
伪科学的量子术语不仅缺乏科学严谨性且具有欺骗性,更构成切实且潜在的危害风险。它可能侵蚀公众对真实科学及其研究过程的尊重与理解,助长非理性信仰与迷信的蔓延。此外,其滥用可能利用人们寻求复杂问题简单解决方案时的无知与易受影响性,使他们面临欺诈、欺骗或伤害的风险——尤其在健康领域,后果可能极其悲惨。必须对量子伪科学进行批判性分析,以扎实的科学教育和建设性怀疑态度加以应对,并明确区分其与真正科学的界限。
研究结论十分明确:量子物理学不存在捷径。唯有经年累月的钻研与高阶数学训练,方能真正接近该学科的本质。正如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默里·盖尔曼所言,量子力学是一门“神秘而晦涩的学科,我们无人真正理解其本质,却懂得如何利用它”。请谨记另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的箴言:“保持开放心态,但别敞开到让大脑掉出来。”(编译/刘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