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0月28日刊登题为《东盟与中国升级自由贸易协定》的文章,作者是塞巴斯蒂安·斯特兰焦。文章编译如下:
东盟与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扩大了协定的覆盖范围,涵盖供应链互联互通、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等领域。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于28日在吉隆坡签署。
自2010年全面建成以来,中国—东盟自贸区显著扩大了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根据中方的数据,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五倍,从2008年的1925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9820亿美元。中国商务部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共涵盖9个领域,包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
据马来西亚媒体报道,现任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26日举行的东盟会议上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是一个关键“里程碑”,将“为东盟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新篇章,并增强本区域的集体经济韧性”。
尽管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谈判早于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但在特朗普对华盛顿的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之后,该协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就在升级议定书签署的前一天,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呼吁亚洲各国领导人坚持开放合作。在27日的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李强总理呼吁与会各方“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自特朗普4月份宣布“对等关税”以来,中国始终致力于将自身定位为自由开放国际贸易的倡导者,并以此为基础拓展贸易投资关系。北京的立场在东南亚地区受到了热烈欢迎。该地区在特朗普宣布关税措施时遭受重创。
此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政府成功通过谈判降低了关税税率。这一经历促使中国、东盟以及东盟各成员国加强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联系,以应对美国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今年5月,安瓦尔主持了东盟、中国及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之间的首届峰会,峰会将经济议题列为首要议题。
美国关税问题笼罩着本周在吉隆坡举行的第47届东盟峰会。特朗普见证了与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签署互惠贸易协定。尽管保留了豁免条款,但与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签署的协定均未降低特朗普政府8月份设定的美国进口关税。
在此背景下,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一个及时的信号:如果美国决定背弃其曾经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那么志同道合的亚洲国家将继续建立并拓展自身贸易机制。(编译/张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