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上门回收废旧POS机,电话微信18939563812,现金结算,运费包邮。

巴经济学家:中国发展太阳能产业经验值得借鉴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11-10 16:18:39


 巴基斯坦《商业纪录报》网站11月7日刊登文章,题为《从能源债务到太阳能规范——来自中国的经验》,文章作者是巴基斯坦发展经济学研究所经济学家鲁比娜·伊利亚斯。文章编译如下:

由飙升的电价、日益膨胀的循环债务以及对进口能源严重依赖所引发的长期能源危机要求巴基斯坦进行政策上的全面改革。当政策制定者还在就补贴和电价争论不休时,中国已经示范了一项连贯、长期的太阳能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在很短的时间里,中国便从一个电力短缺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国和消费国,这表明产业政策改革与能源改革可以齐头并进。

发展太阳能产业初期,北京提供了一定的补贴,催生了首批并网项目。此外,国家的上网电价补贴政策也帮助增强了人们对大规模部署太阳能的信心。中国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产业政策与能源政策相融合:每一项扩大太阳能发电的政策,都配有扩大国内制造业的举措。短短几年内,中国便完善了整个光伏供应链,从多晶硅到成品组件,其产量都在全球占据重要份额。随着行业走向成熟,中国逐步取消补贴。

2021年,中国国家能源局启动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这种分散式技术将太阳能发电设施建在靠近终端用户的地方,减少了输电损耗,提高了电网可靠性。2025年,中国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已超过11亿千瓦,超过了美国和欧洲的总和。

政府支持的贷款、税收减免和研发补贴构成了一个垂直整合体系,如今中国能自主生产从多晶硅到逆变器的各类产品。这种规模效应使得全球太阳能电池板价格大幅下降,从而使太阳能成为全球最经济的能源。中国的电网改革与电力生产保持同步。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大量投资,使得电力能够从甘肃、新疆等地区的发电站输送到东部的用电中心。

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巴基斯坦带来三方面启示。第一,政策的连贯性比短期激励更为重要。中国的太阳能政策在多个五年规划中保持一致,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靠的前瞻性。而在巴基斯坦,政府在电价方案上摇摆不定,给消费者和开发商带来了不确定性。

第二,中国将太阳能应用视为一项产业政策,而非单纯的环保政策。中国实现了太阳能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创造了大量就业,并降低了设备价格。而巴基斯坦的太阳能产品供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以优惠的融资利率开展适度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和逆变器组装本地化项目,可以促进就业,并减轻加剧循环债务困境的融资负担。

第三,电网的完善程度与发电能力同等重要。中国在大力发展太阳能的同时,对特高压输电、储能和灵活调度系统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实现了两方面的平衡。而在巴基斯坦,可再生能源的整合仅限于微电网,输电损耗过大。巴基斯坦的能源问题辩论只带来一些临时的解决办法。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建设内部产能、转变管理方式以及重新构想电力的供应和消费模式。

巴基斯坦能源的未来无需去发现新的燃料,而是要借鉴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模式。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变革表明,规范管理、规模效应和长远眼光能够重塑一个国家的能源体系。鉴于巴基斯坦拥有充足的光照资源,只要将清洁能源与产业发展、监管改革相结合,巴基斯坦也能够取得同样的成就。(编译/朱捷)


AI为“双十一”购物节带来新体验

美媒:中国年轻人拥抱数字怀旧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