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11月3日报道,褪黑素是一种由松果体自然分泌的神经激素,有助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这种激素的合成版本旨在模拟其自然功效,帮助改善睡眠。褪黑素有滴剂、软糖等多种剂型,在包括西班牙在内的许多国家作为非处方营养补剂销售。而在英国等其他国家,其使用须凭医生处方管控。一项在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上公布的研究显示,长期服用褪黑素(用于改善睡眠、对抗失眠)与心力衰竭确诊风险升高、因心脏病住院及全因死亡风险增加存在关联。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埃克内迪利舒库·纳迪在研究声明中表示:“褪黑素补剂可能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无害。如果我们的研究得到证实,这可能会影响医生为患者提供安眠药相关建议的方式。”
他还补充道:“褪黑素补剂被广泛认为是安全、天然的助眠选择,因此,即使在考虑了许多其他风险因素后,我们仍观察到严重健康问题的显著且持续增加,这令人惊讶。”
这项观察性研究分析了国际研究数据库TriNetX研究平台上130828名失眠患者(平均年龄55.7岁,61.4%为女性)的5年临床记录。
其中,65414名参与者至少被开具过一次褪黑素处方,并声明已服用至少一年。研究者将这些参与者与从未被开具过褪黑素处方的人群进行了多维度相似性匹配。已确诊心力衰竭或服用过其他类型安眠药的参与者被排除在外。
研究公布的结果显示,与特征相似的未服用者相比,电子健康记录显示长期服用褪黑素(至少12个月)的成年人,在5年内患上心力衰竭的概率增加了90%。
研究还指出,服用褪黑素的人群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概率几乎是未服用者的3.5倍,在5年观察期内的全因死亡风险也几乎翻倍。
作者并未回避这项研究的方法学局限性,该研究目前仅为会议报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以发表。局限性包括研究数据缺乏精确性:未明确褪黑素的服用剂量、受试者失眠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精神疾病。
“失眠加重、抑郁/焦虑或使用其他助眠药物,可能既与褪黑素的使用有关,也与心脏风险相关。”纳迪进一步说明,“此外,尽管我们发现的关联引发了对这款常用补剂安全性的担忧,但我们的研究无法证实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研究来评估褪黑素对心脏的安全性。”
西班牙睡眠协会失眠工作组协调员曼努埃尔·德恩特兰巴萨瓜斯表示,虽然这项研究存在局限性,但仍为褪黑素作为营养补剂的无节制使用敲响了警钟。
这位专家指出,褪黑素已被批准作为处方药用于短期治疗原发性失眠。这种长效制剂的活性成分“必须经过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而营养补剂则无需经过此类研究”。
德恩特兰巴萨瓜斯还强调,失眠的“一线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作为药物的褪黑素“处方周期不超过90天”。他特别担忧的是,目前存在无医生处方就给儿童服用褪黑素的情况。因此,他希望这项研究能凸显“对这种非中性物质进行药物警戒的必要性”。他表示:“它是一种神经激素,却可不受任何管控地被使用。”(编译/韩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