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众国际社网站11月10日报道,想象一下,可以不通过手术开颅放置脑部植入物,而是通过简单的臂部注射植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能在血流中移动、自我植入脑部目标区域的微型无线电子芯片。
在一项对实验鼠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这些芯片(每个为一粒大米的十亿分之一长)确实能在没有人类导引的情况下识别并移动至脑部特定区域。
研究人员说,这些芯片一旦就位,就能提供目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癫痫和抑郁等疾病的电刺激。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神经生物工程中心的副教授、高级研究员德布利娜·萨卡尔说:“我们的微型电子设备与神经元无缝结合,并与脑细胞共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脑机共生关系。”
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正在致力于将这项技术用于治疗药物或标准疗法失败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减轻人们的痛苦,并展望一个人类可以超越疾病和生物限制的未来。”
研究人员说,这种微型芯片在注射前与活的生物细胞结合在一起,从而保护它们免受人体免疫系统攻击,使它们得以无害地穿过血脑屏障。
萨卡尔说:“我们的细胞-电子设备混合技术将电子设备的多功能性与活细胞的生物转运和生化传感能力融合在一起。活细胞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伪装,使后者不会受到人体免疫系统攻击,使之可以在血流中无缝移动。这也使它们能够穿过完整的血脑屏障,无须侵入性地打开它。”
研究人员指出,脑部植入通常需要数十万美元医疗费用,更不用说脑部手术带来的风险。
研究团队表明,在实验鼠体内,这些芯片可以通过提供脑深部电刺激来帮助减少脑部炎症。
研究人员表示,可利用不同类型的细胞针对脑部特定区域,这取决于所治疗的疾病。
萨卡尔说:“这是一种平台技术,也许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脑部疾病和精神疾病。此外,这项技术不仅局限于脑部,未来还可以扩展到身体其他部位。”
研究人员说,由于芯片非常小,它们能提供比传统的脑部植入物更高的精度。
当它们到达预定目标时,医生会用电磁波使它们开始工作,对神经元进行电刺激。(编译/裘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