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27日文章,原题:忘掉卡地亚吧:中国制造的奢侈品更吸引中国消费者 富裕的中国人曾热衷购买西方奢侈手包和珠宝,将它们当作身份的象征。如今,他们正在转向购买中国本土品牌,这种转变对卡地亚和圣罗兰等西方奢侈品牌构成挑战。
凭借将本土设计灵感与文化自豪感相结合的品牌理念,一些在西方暂时鲜为人知的中国品牌正在赢得中国顾客的青睐。
去年,临产的35岁北京审计师周女士看到中国某品牌的黄金首饰店外排起长队。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帖子也提升了该品牌的人气。像她这一代中的许多人一样,周女士也曾认为黄金首饰不时尚,但在看到该品牌设计的花丝工艺花朵戒指、葫芦吊坠和凤凰发簪后她改变了主意。儿子出生后不久,周女士的丈夫排队了一个小时,花费约1万元为她购买了蝴蝶造型的吊坠。她说:“这个吊坠真的很时尚。现在我们有了国产奢华金饰,作为一名热爱时尚的人,我不买一件怎么能行?”
32岁的张女士曾是兰蔻和雅诗兰黛的忠实顾客,直到她成为一名中国著名化妆师同名品牌的粉丝。后者的面霜和粉底液的价格通常仅为国际品牌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过去,我认为我应该购买高价护肤品,相信那些大牌产品最好。”她说,既然现在已找到适合自己的性价比更高的国货替代品,“就很难再回头了”。
中国企业还在开发一些定价与西方时尚品牌相近的轻奢品牌。其中某品牌以其简约现代的设计而闻名,该品牌最早的部分产品采用绘有龙、凤、蝶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织锦内衬。与世界上的许多其他小众品牌一样,该品牌也强调可持续性,还传递出大胆无畏的精神气质。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中国品牌能否走向世界。毕竟,就在希音和Temu凭借大多为中国品牌的低价产品在电商行业取得成功之际,一些美国人也已经开始爱上来自中国企业泡泡玛特的网红精灵玩偶拉布布。(作者Shen Lu,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