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菲纳姆信息社网站7月29日报道,中国一款最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的使用成本比深度求索公司的模型DeepSeek还要低。
据美国媒体报道,初创企业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日发布了新一代模型GLM-4.5,其调用价格低于DeepSeek。
GLM-4.5是专为智能体应用打造的基础模型。智谱方面表示,新模型将在多个平台同步开源,开发者可以免费下载并使用。
另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7月28日报道,中国企业正在研发更为智能、使用成本更低的人工智能模型,在许多关键方面与深度求索公司震惊市场的突破存在相似之处。
初创企业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日发布其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LM-4.5,并公布相关数据显示其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调用价格低于DeepSeek。这款新模型也采用了开源模式,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免费下载使用。
该公司的一位高管受访时表示,GLM-4.5的参数量约为DeepSeek-R1的二分之一。
报道称,今年早些时候,深度求索公司曾引发全球投资界震荡,其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不仅性能可以媲美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的ChatGPT,甚至训练和运营成本也低于ChatGPT。
智谱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GLM-4.5的API调用价格低至输入0.8元/百万tokens、输出2元/百万tokens。Token是人工智能模型处理数据的一种计量单位。
据报道,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企业正在筹备上市。
7月早些时候,受到阿里巴巴支持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月之暗面发布了Kimi K2模型,据称它在某些能力上击败了OpenAI的ChatGPT和Anthropic公司的Claude。
最近几周,还有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发布开源大模型。在上海举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腾讯推出了混元3D世界模型1.0;阿里巴巴近日也发布了编程大模型Qwen3-Coder。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26日报道称,过去半年,中国国内备案的人工智能模型数量显著增长,展现出成为全球引领者的意愿。
在人工智能模型的性能方面,中美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斯坦福大学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报告显示,在通过人类投票判定对话型人工智能回答准确性的测试中,2024年1月美国顶尖人工智能产品相对于中国产品尚有9.26%的得分优势,而到了2025年2月这一差距已缩小至1.7%。
7月早些时候,半导体巨头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访问中国,指出中国培养了全球约50%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者,在科学、数学、计算机领域人才储备雄厚,形成了活跃的生态系统。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开源人工智能。年初,深度求索公司的此类模型DeepSeek横空出世,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阿里巴巴等企业也在加速推出开源大模型。开源模型能让更多开发者参与技术改进,从而加速其性能的提升。
毕马威财务咨询服务公司的高管冈本准指出,美国虽努力在技术层面保持优势,但在国家主导下,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产业间的联系不断增强,在部分领域和用途上的崛起势头显著。(编译/胡广和 韩子凌 马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