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国家报》网站4月17日发表题为《中国强化其作为美国投资替代国的地位》的文章。文章称,特朗普于4月2日发动了贸易战,他的经济霸凌政策以中国为战略重心。在这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金融市场的争端中,中国以关税的对等升级来对抗美国。此外,今年初以来,中国股市就开始吸引国际资本。
文章称,中美两国股市都受到了贸易战的影响,不过目前中国股市的表现要好于美国股市。英国安本标准投资公司的中国股票投资主管姚鸿耀说:“可能性越来越大的经济脱钩使得中国市场与其他指数相比,在全球市场低迷时更具弹性。”
这位专家认为,中国政府掌握着对其有利的因素:自特朗普上任以来,中国已经降低了对美国的出口依赖程度。此外,据估计,85%的中国出口商也在国内销售产品。
文章指出,新增的关税无疑会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但更快、更大规模的刺激措施可以抵消这一影响。美国爱马仕投资管理公司认为,中国股市受出口影响较小,在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率和股票回购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有吸引力的回报。
此外,澳大利亚“对话”网站4月17日发表英国华威大学全球化与区域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约翰尼斯·佩特里的署名文章,作者在这篇题为《中美局势升级,华尔街夹缝求生》的文章中指出,中美贸易战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境地。当前的局势升级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全球金融业是否将减少在中国的业务布局。然而,正如作者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所显示的那样,在过去十年里,尽管中美关系日益紧张,大多数国际金融机构仍在继续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文章指出,关键的是,它们按照中国的条件开展业务,在一个政府监管与政策目标优先、有别于传统自由市场规范的体系中稳健运营。这种务实合作正在悄然改写全球金融秩序。
几十年来,中国的资本市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全球金融机构拓展在华业务范围。
不过,华尔街没有试图让中国适应全球金融秩序,反而选择适应中国独特的模式,其背后的原因十分明确:中国市场规模庞大,难以忽视。
文章称,华尔街正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尽管缩减了一些业务,但华尔街公司并没有离开中国。相反,它们正在学习如何在一个有着不同优先事项的体系约束下开展业务。这表明,曾经由英美规范所定义的自由金融秩序正变得更加多元化。(编译/王萌 王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