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上门回收废旧POS机,电话微信18939563812,现金结算,运费包邮。

巴媒:中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7-07 11:56:18


 巴西247新闻网7月5日刊登题为《中国的专利之梦》的文章,作者是费尔南多·卡波通多。文章编译如下:

根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5月,该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97万件。中国已从廉价技术仿制品生产国转变为全球创新引领者。

报道称,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

当被问及实现近500万件有效发明专利的秘诀时,这位发言人强调了“聚焦创新主体的现实需求,优化专利申请评价指标,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同时提升专利审查质量、效率,优化按需审查机制”等方面的努力。

据报道,数据显示,中国相关部门已将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缩短至15.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知识产权维权案件平均办理周期保持在2周以内。

报道称,另一个重要事实是,中国中小企业对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2024年,该国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53.3%,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报道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得到了国际公认的具体数据的支持。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数据,2023年中国提交了约164万件发明专利申请,大幅领先美国、日本和韩国等。

在知识产权领域,北京目前在发明、工业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等所有主要指标上都处于领先地位。WIPO总干事邓鸿森表示:“中国已从单纯的技术接受者转变为全球创新的关键参与者。”

据报道,1994年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时,仅通过该条约提交了98件国际专利申请。2023年,这一数字已升至近7万件,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

报道称,过去30年里,中国不仅夯实了技术基础,还通过改革相关法规、强化政府和私人投资等措施,在国内外倡导了保护发明的文化。

这种发展也加强了全球知识产权合作。中国已与数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最近在谈到中国品牌的海外发展时表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得益于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和长期的创新研发。”(编译/田策)



外媒:中国高水平开放展现全新形象

“国安家好”具象化 香港市民与山东舰“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