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电视一台网站7月20日报道,乔根德尔·图希尔-辛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授,他的同事在实验室尝试用特定蛋白质——Fas配体——杀死肿瘤细胞。这种蛋白质能诱导细胞自我凋亡,对胚胎发育调控至关重要,也被免疫系统用于对抗癌细胞。
然而图希尔-辛格所在实验室的实验显示:人类Fas配体效果平平,许多肿瘤细胞未被消灭;但使用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的Fas配体时,效果显著提升。
研究人员猜测,或许能由此解开人类比其近亲物种更容易罹患癌症的谜题。
图希尔-辛格说:“这个发现太有趣了,我们决定重做实验。”结果依然:在杀死肿瘤细胞方面,即便使用10倍剂量的人类Fas配体,其效果仍远逊于猿类Fas配体。
然而分析表明:人类与猿类的蛋白质变体几乎完全相同。
波鸿鲁尔大学分子免疫学教授英戈·施米茨解释道:“差异仅在于一个氨基酸——但它显著改变了蛋白质结构,进而影响其功能。”
事实上,Fas配体也可能被破坏。它本是免疫系统的一种武器,通过诱导肿瘤等病变细胞自我凋亡来发挥作用。
然而肿瘤细胞并不会坐以待毙。它们拥有多种抵抗免疫系统的手段。特别是卵巢癌等实体肿瘤,会利用纤溶酶等切割酶——这些酶能够切断Fas配体使其失效。
由此一来,免疫系统与肿瘤细胞之间展开了一场攻防战。
纤溶酶会精准切割Fas配体的特定部位,从而使其失效。
而图希尔-辛格团队发现的蛋白质氨基酸链微小差异,恰好位于这些切割位点附近。
这一发现至关重要。
图希尔-辛格解释道:“我们随即展开了生化实验,发现猿类Fas配体更不易被切割,而人类的Fas配体则容易被破坏。”
这意味着:实体肿瘤能够有效瓦解人类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武器,但对我们的近亲灵长类难以奏效。
图希尔-辛格指出,这或许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其他灵长类动物较少罹患恶性肿瘤。
“当然,猿类不吸烟,饮食也比我们健康得多。”虽然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对肿瘤发生影响重大,“但除此之外,显然还存在其他因素使我们的近亲对卵巢癌等肿瘤更具抵抗力”。
他表示,猿类Fas配体能比人类Fas配体更有效杀灭肿瘤,正是因其它们不易受到反击——这一发现或可改善癌症治疗。
以CAR-T细胞疗法为例。这种疗法通过基因改造免疫细胞来摧毁癌细胞,CAR-T细胞表面也携带Fas配体,不过到目前为止,该疗法对实体肿瘤效果有限。
图希尔-辛格指出,这很可能与实体肿瘤大量分泌的纤溶酶有关。
施米茨认为,猿类这种更坚韧的蛋白质代表着一个机遇:“我认为这是个有趣的突破口。或许可以借此开发出活性更强的CAR-T细胞,从而更有效治疗特定癌症。”(编译/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