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卫报》网站8月19日报道,一位顶尖生殖科学家警告称,必须采取行动限制与精子数量锐减相关的塑料添加剂的使用。
研究显示,在过去50年里,全球男性精子数量一直以每年约1%的速度下降,而人类生育能力也在以相近的速度衰退。
肥胖率上升、久坐生活方式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均被认为是可能的诱因。但美国芒特西奈伊坎医学院环境医学与公共卫生学教授沙娜·斯旺说,环境因素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斯旺指出,精子数量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尽管并非完全)归因于环境中能够干扰类固醇激素的毒素”。
2017年,斯旺及其团队发表了一项元分析。该分析显示,1973年至2011年间,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男性的精子数量下降了近60%。
2023年,他们重复了这项研究,将研究时间范围延长至2018年,并纳入了此前未获取的非洲、亚洲和南美洲数据,最终得出了更为惊人的结论。
斯旺说:“为便于分析,我们将各国分为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结果发现这两类国家男性精子数量均出现显著下降。另一个至少同样令人担忧的发现是:回顾1973年以来的所有研究,精子数量每年下降1%。但2000年以后发表的研究显示,这一降幅已超过2%。”
斯旺说:“所以精子数量下降的速度在加快,且近年来的降速十分显著。”
斯旺发出这一警告之际,化学品毒性对人类及环境健康的影响正引发越来越大的担忧。
自大约1950年以来,男性精子数量下降与塑料使用量的激增表现出关联,塑料用量越大,精子数量下降越多。斯旺指出,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塑料中的常见添加剂与精子数量下降之间存在关联。
斯旺说:“邻苯二甲酸盐是添加到塑料中的化学物质,作用是增加塑料的柔韧性,使其变得柔软可塑。邻苯二甲酸盐的‘孪生兄弟’是双酚类物质。邻苯二甲酸盐让塑料柔软有弹性,双酚类物质则让塑料坚硬且不易变形。邻苯二甲酸盐会降低睾酮水平,双酚类物质则会提高雌激素水平。”
斯旺说,这些物质及其他内分泌干扰物对子宫内发育的胎儿的影响尤为深远。她此前研究过邻苯二甲酸盐对未出生男婴的影响,发现胎儿在孕期关键阶段接触这类物质可能导致其性发育出现轻微畸形。
斯旺称,胎儿在子宫内接触邻苯二甲酸盐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被称为“邻苯二甲酸盐综合征”,不良影响包括阴茎变小,生殖器与肛门间距缩短,以及(一旦儿童达到性成熟)精子数量下降。
她说:“我们显示了(邻苯二甲酸盐)暴露与生育能力之间的关联。当看到全球男性总精子数量持续下降时,我认为,这是早期接触这类化学物质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斯旺说,必须针对塑料添加剂的使用采取行动,并且迫切需要找到更安全的替代品。
她说:“同时,人们确实可以采取一些谨慎的做法。他们可以重复利用物品,留意外卖餐盒的材质,随身携带小玻璃瓶盛装饮品。这些都非常重要。但这无法解决一个更大的问题,即如何以更安全的方式生产这些已成为生活必需品的产品?”(编译/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