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8月23日报道,中国就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拟定管理办法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份草案有利于推动提高价格规则透明度。此前,商家与消费者多次投诉大型平台存在不公平定价或误导性定价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出,此类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应当“通过合同、订单等规范的方式约定、变更价格”。
声明还提到,该办法要求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严格遵守明码标价规定、提高价格规则透明度、及时公示收费变更情况,更好接受社会监督”。
此前,商家曾指责大型平台通过不正当价格操控手段提高销量,消费者也对平台的误导性定价问题提出投诉。
报道称,2021年,阿里巴巴因违反反垄断规定被处以超27亿美元的罚款,该公司表示接受这一处罚决定。而今年,在配送速度最快可达半小时的“即时零售”领域,各大电商头部企业深陷价格战,全然不顾相关监管风险。
据悉,该草案的公开征求意见期为一个月。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23日报道,在商家和消费者屡次投诉大型平台存在不公平或误导性定价行为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三部门拟定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简称行为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报道指出,行为规则主要针对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旨在规范价格行为、推动公开透明、增强各方协同,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行为规则要求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商家依法行使自主定价权,通过合同、订单等规范的方式约定、变更价格;提高价格规则透明度、及时公示收费变更情况,更好接受社会监督。
此前,有部分商家指责大型互联网平台通过不公平手段操纵价格以推高销量,消费者则抱怨平台存在误导性定价。
报道称,今年以来,中国互联网巨头掀起多轮外卖补贴战,各大平台大规模补贴消费者,纷纷推出“0元购”“免单卡”等非理性促销,订单量激增。数据显示,7月12日美团即时零售单日订单突破1.5亿单,14日淘宝闪购也宣布单日超过8000万单。
在此背景下,市场监管总局7月18日约谈三家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美团、京东、饿了么等随后在8月1日先后发布声明,表示将抵制恶性补贴。(编译/杨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