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论坛》杂志网站10月24日文章,原题:从渔村到国际大都市:这是世界上科技含量最高、最具创新力的城市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不久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全球100大创新集群中位居榜首。这是“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由东京和横滨组成的日本老牌领先创新集群,在科技和创新领域跃居世界第一。
这也是中国首次进入该排名的前10位。排名旨在根据近80项指标评估全球139个经济体的发展水平,这些指标包括政治环境、教育、基础设施、知识创造、专利数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风险资本交易量等方面的数据。
深圳被称为“中国硅谷”,曾经只是一个小渔村,在改革开放一系列措施推动下得到了迅速发展。选择这座城市作为基础设施、物流和研究中心具有战略意义:深圳邻近香港,吸引了外国投资和人力资源,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和创新区域之一。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过去5年里,“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每百万人就有2292项专利申请、发表3775篇科学论文、开展135笔风险投资交易。此外,202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为2236.61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强度达6.46%。
自20世纪末以来,深圳作为市场改革实验室,注重吸引外国投资,同时保留本土科技创新和研究成果。激励外国企业的政策辅以良好实践,为国内市场和产业提供结构性优势。如今,深圳拥有世界上最密集的科技和制造业企业集群之一,是华为、中兴、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等大型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还有与中国科学院相关联的多家先进技术机构。
深圳这座城市仅用45年时间就实现了惊人的快速发展,被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评为阿尔法级城市(世界一线城市——编者注),还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规模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作者安妮·席尔瓦,肖攀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