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新闻日报》10月27日文章,原题:津巴布韦与中国,我们为何必须握住伸来的援手 每当我们向前推进,修建大坝或工厂时,就会听到来自西方喧嚣而熟悉的声音——同样的声音对津巴布韦实施了制裁,还称我们被东方朋友特别是中国“束缚”了。是时候倾听真相,而非那些试图混淆是非、扰乱判断的言论了。
几十年来,津巴布韦面临西方的蓄意经济孤立。我们的“老伙伴”关闭他们的银行,削减贷款,坐等我们破产。他们打击我们的经济,伤害普通民众,声称若不严格按照他们的指示去做,我们就会失败。
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中国伸出了援手。他们没有要求我们改变制度或放弃主权,而是带来项目、贷款和疫苗。他们不是以旧主的身份出现,而是以伙伴的姿态到来,他们理解津巴布韦对主权的珍视,正努力构建一个多极世界——每一个国家,无论大小,都有发言权。
津中关系并非新近建立,而是早在解放斗争的烈火中铸就了纽带。这种历史性团结通过经济伙伴关系得以延续,这正是我们必须选择(中国)援助之手的原因。驳斥西方所谓“债务陷阱”“新殖民主义”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是,中国帮助津巴布韦建立了坚实的基础设施。
这些不是隐蔽交易,而是实实在在的大项目,为我们的家庭供电,连接我们的城市,并帮助定义国家未来。多年来,津巴布韦的电力一直严重短缺。工厂停工,小企业无法经营,孩子们天黑后无法学习。是中国帮助解决了这个根本问题。中企承建的卡里巴南岸水电站扩机工程,为我们的国家电网增加了电力。中国承建的万基热电站扩建项目,为津巴布韦实现电力自给自足的努力提供了重要帮助。
抬头看看天空。中国资助并升级了维多利亚瀑布城机场和罗伯特·穆加贝国际机场。将维多利亚瀑布城机场升级改造成现代化枢纽。为什么这很重要?因为旅游业是我们赚取外汇和创造就业的金钥匙。中国还帮津巴布韦建立起通往世界的桥梁,促进了本地旅游、酒店和工艺品销售的发展。这些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津巴布韦发展战略的基石。
中国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大项目,在普通津巴布韦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富裕国家囤积疫苗时,是中国企业迅速提供疫苗,挽救了无数津巴布韦人的生命。看看我们的社区。在马绍纳兰东部,中国援建的医院为大量的农村居民提供了关键医疗服务。在教育方面,中国不仅为津巴布韦青年提供数百个工程、医学等领域的奖学金和培训项目,还援建多所学校。这种支持通过教育和卫生构筑我们的未来。
与中国合作让成千上万的津巴布韦家庭重获工作的尊严。中企实实在在地投资、创造就业,特别是在西方避之不及的领域。以曼希泽钢铁项目为例,预计全面运营后将创造多达5000个岗位。这意味着5000个家庭有稳定的收入,5000名年轻人不必背井离乡去求职。中企对采矿业投资,对津巴布韦未来融入全球供应链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矿产开采,更是创造本地加工能力,并将我们与现代经济相连。
津巴布韦确实从中国贷了很多款。但我们必须问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些贷款买了什么?是买消费品还是暂时的政治恩惠?都不是。这些贷款建设的是发电站、机场、医院和工厂。中国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合作伙伴,使津巴布韦在孤立的情况下仍能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拒绝那些试图挑拨离间的有害言论,选择真相而非谣言,选择合作而非偏见。(作者玛法·关尼赛·玛法,辛斌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