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14日称,有美国资深官员透露,美国已与台湾就贸易谈判取得许多进展,今年年底前有望达成更多贸易协议。然而,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披露,美方要求台湾投资美国,金额介于韩国的3500亿美元与日本的5500亿美元之间。岛内舆论直呼“狮子大开口”。
据台湾《中国时报》14日报道,消息人士证实,美方要求台湾对美投资数千亿美元,双方正密集磋商此事。模式类似美国先前对韩国与日本提出的要求,“据了解,台湾的投资金额预估会介于韩国的3500亿美元与日本的5500亿美元之间”。“政治新闻网”称,台湾的目标是在本月底前敲定关税协议。
民进党当局仍在掩盖。台“行政院长”卓荣泰称,“现在有一些外界信息未经证实,但都不会影响正在谈判的内容与进度”。台“行政院”发言人李慧芝称,“台湾模式”是指企业基于国际布局,自主规划到美国投资,贴近客户、增加竞争力,形成产业聚落,并向美方争取有利的投资环境和条件,“因此台湾模式跟美日、美韩之间的投资模式并不相同,无法直接模拟”。对于投资金额,台“经济部长”龚明鑫只说此事交给“经贸谈判办公室”说明。
这一消息令岛内舆论震惊。台湾联合新闻网14日称,换算成新台币,台湾投资金额高达10.8万亿至17万亿元,“若属实,这将是台湾经济史上前所未见的压力测试”,“台美关税谈判谈了个心酸”。台湾《工商时报》则直接用“狮子大开口”形容美方的要求。
国民党“立委”李彦秀称,这个数字可能比原先预估的2500亿美元更“惊悚”,加上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萧美琴日前对外称“已承诺在美投资,不仅有台积电,还包括整个生态系”,这将严重冲击与排挤台湾的投资量能,可能导致高科技产业空洞化。
“立委”赖士葆质疑称,台湾经济规模不如日韩,对美投资金额为何要比照它们,况且韩国已拒绝如此高额的投资,而日本则换到好处,“台湾究竟可以换到什么?”连卖好一点的武器都没有承诺,台湾“根本是被当盘子”。
今年8月,民进党当局证实,台湾产品在原有关税税率基础上,再加20%的“对等关税”税率。亚太商工总会执行长邱达生坦言,台湾即使承诺大额投资,也不一定保证能争取到更低税率且不叠加,因为台湾对美贸易顺差比日本、韩国高,若今年贸易顺差又扩大,恐怕还要再承诺更多采购。台湾高校经济系教授吴大任称,即使把台积电投资1650亿美元计入,还有不少金额要由其他厂商认领,“但美国制造业生产条件不好,届时银行是否愿意承保,风险很大”。
台北大学公行系教授刘嘉薇称,台湾若过度依赖美国,未来在谈判中将难以拒绝美方的要求。她认为,只有与大陆发展关系,才能避免被狮子大开口。淡江大学学者陈奕帆称,若美方要求如此金额,几乎是把台湾外汇存底全部掏空,极不合理,民进党必须审慎评估。他直言,若谈判破局也未必是坏事,因为该要求明显超出台湾财政承受能力。
据台媒报道,多数网友对金额反应强烈,批评“跟战败赔款差不多”“保护费缴到这种程度太夸张”。有不少人认为,即使投资数千亿美元,关税仍只是从20%降到约15%,“砸大钱救夕阳产业”并不划算,还有人嘲讽说,“护台神山都跪送了,还这样狮子大开口”,批评民进党“卖台求荣”。
台湾《中国时报》14日称,赖清德当局对于谈判内容一直讳莫如深,说穿了,无非是想拿来当挡子弹的“遮羞布”,担心岛内反弹,让谈判团队不好跟美方交代。文章说,台“劳动部”统计,岛内受关税冲击,已有逾455家企业实施无薪假,数字还在攀升,传统产业如今已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前“行政院副院长”施俊吉发文称,台当局必须拒绝美国的索求,因为这笔巨资是好几代台湾人的积蓄,“我们这一代人有什么权力将它送给美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