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参考消息网7月3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6月17日报道,预计到2050年,磁悬浮列车和飞行汽车等高速出行技术将在国内外普及。东京和大阪之间单程仅需一小时,将诞生约6000万人居住的巨大都市圈,覆盖首都圈、中京圈和近畿圈。如果一亿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则新的产业和文化将发芽开花,也会有更多人选择“双城生活”——...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留学生选择求学中国。亚历山大来自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他有一个中文名字叫王逸宸,目前在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亚历山大表示,他所学的专业为语言文化系统学,研究方向是外语教学法,主要侧重于如何教中国大学生俄语语法。亚历山大:在中...
英国《金融时报》7月4日文章,原题:扼制中国的绿色能源繁荣将是一场灾难 自2022年拜登政府通过《通胀削减法》以来,我们一直担心会出现绿色产业补贴竞争。竞争性补贴可能会浪费实际资源和纳税人的钱。针对光伏板和电动汽车的关税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更广泛的贸易战。然而,如果在未来12个月里,3个主要参与者——美国、...
美国《财富》杂志7月4日文章,原题:华盛顿对中国和华裔美国科学家的审查,正在损害科研生产力和全球科学合作 美中紧张局势加剧并非只是殃及贸易和技术,科学成为地缘政治的最新受害者。就连已有45年历史的《美中科技合作协定》也岌岌可危。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的一份最新工作论文显示,每况愈下的美中关系正在...
美国“精奢商业观察”网站7月3日文章,原题:谁在引领中国出境游热潮 2024年上半年,中国出境旅游业出现强劲复苏迹象。根据市场研究公司华凯营销最新的季度旅游调查,这种复苏不仅受到年轻人群的推动,还受到中老年游客和Z世代女性的影响。该调查对1.5万名中国游客进行了研究,反映出中国出境游市场基础不断扩大并持续...
香港《南华早报》7月4日文章,原题:米莱的中国议程是什么?阿根廷驻华大使谈贸易、太空和“全球南方”马塞洛·苏亚雷斯·萨尔维亚今年3月来华赴任阿根廷驻华大使。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他谈了自己如何看待米莱的中国政策,以及这两个新兴大国如何保持良好关系。问:自米莱上任以来,有关对华关系可能出现...
香港《亚洲时报》网站7月4日文章,原题:“中国制造”在本土引发更深层次的共鸣 英国《经济学人》2021年曾建议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应解散,以便让其才华横溢的工程师成为下一代高科技创业者。当时这种逻辑貌似不无道理,受到美国一系列打压后,华为的5G通信和智能手机业务陷入困境。时间快进到2024年,华为已通过取...
近日,不少外国友人在社交媒体发布逛中国夜市的视频,纷纷感叹烤串、臭豆腐等太好吃了,已经被夜市文化的无穷魅力彻底“俘虏”。他们直呼“我要住在中国”“晚上出门一定不能带钱包,否则一定会被烧烤摊掏空钱包”。网友表示:“没有一个外国人可以带着腹肌离开中国”。...
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7月4日文章,原题:中国还重要吗?“中国事务”没有了,这是个悲剧。在澳中关系的关键时刻,澳大利亚失去一个可以提供政策建议的宝贵智库。玛格丽特·西蒙在最新一期《月刊》发表的长文、哈米什·麦克唐纳在《内幕》发表的文章,都详细介绍了(澳)政府采取的打击行动。对于我们这些关心对...
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4日文章,原题:樟宜机场新中双向航班乘客量 2月起已超越疫前水平 新加坡与中国今年初落实了30天互免签证,加上航班逐步复苏,樟宜机场往返新中的乘客量自2月起超越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今年5月,樟宜机场的新中双向乘客量达61万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104%。双向乘客量包括出入境和中转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