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phoenix-24网10月21日文章,原题:中国“十四五”规划成果和对哈萨克斯坦的意义 在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中国领导人和专家们正在评估“十四五”取得的成果,并确定下一个五年规划任务。下面让我们谈谈中国“十四五”规划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对中国自身发展及中哈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
“十四五”规划取得重要成果。在此期间,中国成功克服了国内外挑战——疫情、劳动力人口减少、地缘政治风险,并转向基于创新、内需和绿色转型的增长模式。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内部市场强化,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确定新增长方向。在此期间,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重大进步,包括加大研发支出,加强技术自主,打造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统,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经济。这为中国在某些技术领域成为全球领军者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中国还努力转向低碳经济、能源和生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绿色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果。“十四五”规划还特别关注民生福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加强社会保障。
“十四五”规划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五年规划模式继续发挥作用,经济重点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增长。经济可持续性更高,包括可持续性的粮食和能源供应、优良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国家治理。更强大的技术基础让中国减少对外部依赖,并加快转向新的增长驱动力。这些为中国制定新的五年规划(2026年-2030年)奠定基础,现在的任务是将潜力转变为实际竞争优势。
所有这些对于哈中经济合作与伙伴关系意味着什么?中国在创新、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和数字化转型领域取得的成功,为哈萨克斯坦带来了新的机遇,包括在联合项目、技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哈萨克斯坦可以提供有利的物流走廊、原材料,并成为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伙伴,而中国可以提供先进技术与投资。哈中两国的合作效应越来越明显。在当前背景下,随着中国加强国内市场并向高级合作伙伴进一步开放,哈萨克斯坦能够进入中国的市场和更多投资领域。绿色能源和生态领域尤为重要。两国不仅在贸易和原材料领域,而且在技术领域日益成为更紧密的伙伴。这加强了哈萨克斯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在欧亚大陆的地位。
未来五年,中国及其合作伙伴将专注于高质量增长,而不仅仅是数量增长。对哈萨克斯坦来说,这意味着必须提高自身技术基础,融入高科技链,扩大与中国在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的合作。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协作至关重要,须符合中国的新模式:创新、绿色、内需+对外开放,还应关注经济、生态等的可持续性。这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十四五”规划是中国的一个里程碑,既定任务已圆满完成,如今要继续前行。对哈萨克斯坦来说,这意味着参与中国新发展周期的机遇。哈萨克斯坦不仅要作为原材料供应商,还要成为能融入中国技术、物流和基础设施链的合作伙伴。(作者是该网站主编克马尔·马尚洛,柳玉鹏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