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上门回收废旧POS机,电话微信18939563812,现金结算,运费包邮。

德专家:低估中国创新能力是天真之举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8-22 10:26:27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8月13日发表记者延斯·米林对话中国问题专家菲利普·波音的报道。42岁的菲利普·波音是法兰克福大学和曼海姆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的创新研究教授,关注重点是中国。报道指出,抄袭已成为过去,中国正在越来越多行业占据技术领先地位。

延斯·米林问:波音先生,我就开门见山地问您了,中国是否正把我们甩在身后?

菲利普·波音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了。中国只会抄袭及其崛起得益于国家补贴的老旧叙事已经过时了。一方面,中国正日益创新,在发明创造方面愈发依赖国内研究而非外国知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国家支持,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也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问:全球化研究学者戴维·奥特和戈登·汉森最近警告称,“中国冲击2.0”可能到来。他们认为,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已经在几乎所有消费品的生产方面超越了西方,现在又有可能在高科技领域实现对西方的超越。他们两人的观点有道理吗?

答:我同意这种看法。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厂发展为创新基地,而且正将生产实力与创新实力相结合,这使中国经济非常稳健。中国希望成为全球科学和技术领域的领导者。这种赶超肯定不会在所有领域都成功,但我们正在见证一些赶超的到来。

问:除了汽车工业,中国企业目前在哪些领域已经比德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更具创新能力?

答:比如说电池、无人机和数字服务,在欧洲,这些行业内的竞争相对较少。在光伏和风能等领域也是如此,德国和欧洲企业曾一度处于领先地位,后来却无法与中国的规模优势竞争。

问:像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这样的中国突破性成果为何会如此令人惊讶?中国可不是在一夜之间拥有创新能力的。

答:大约20年来,中国一直在推行目标非常明确的产业政策。此前进行的只是缺乏协调的尝试,但之后便转向了切实措施。不过,这些措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就在几年前,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虽然中国在某些领域正快速追赶,但总体而言仍明显落后。然而,中国最近几年已经以极其迅猛的速度追赶上来。

问:您的研究表明,中国正日益摆脱对外国研究的依赖。这意味着什么?

答: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在华获得专利的外国研究成果,中国本土研究的贡献度大幅提升。实际上自本世纪以来,外国技术知识对中国创新的贡献就已经不如来自中国本土的技术知识了。

问:美国芯片制造商超威和英伟达近期被允许恢复向中国出口部分芯片。中国对这些芯片的需求听上去依然很大。这与您的研究结果相符吗?

答:我们的研究结果反映了所有技术领域的平均水平。但在个别领域,中国制造商尚未达到国际市场领导者的水平。鉴于中国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这种领先优势带来了强劲的需求。然而,向中国出口高性能芯片仍然被禁止,这激励了中国制造商继续长期独立研发相关技术。

问:一些批评者认为,中国研究成果的质量不及数量。

答:中国确实一度出现了专利泛滥的现象。数量增加了,但平均质量却下降了。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尽管存在专利泡沫,但对创新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的所谓“突破性专利”的数量显著增加。

问:到底还有什么因素能够阻碍中国在当前的成功道路上继续前进?

答:低估中国的创新能力是天真之举,但也不应过度渲染这一叙事。我越来越频繁地听到中国人反问:“我们到底还有什么需要向你们借鉴的?”我认为,在某些领域,中国正在取得领先地位,但这场竞赛远未在所有领域成为定局。(编译/宋羽豪)


中国与上合其他成员国贸易创新高

报告显示:中国电动车企海外投资首超境内